风向已转,5月临储玉米拍卖将主导市场
发布时间:2017-4-18 来源:
4月以来,玉米期现价格走势出现分化,产地收购价强势支撑现货价格维持高位,但南方库存充裕,成交不旺,临储拍卖以及进口替代等因素开始主导市场心态,期货主力1709合约出现大幅回落。
强势价格难向下传导
3月,市场预期的玉米大量上市压力“缺位”,导致现货收购价一路走强。进入4月,东北产区余粮逐渐见底,企业收购价维持高位,黑龙江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为1400元/吨,吉林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维持在1430—1470元/吨;华北产区深加工企业库存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为了吸引粮源,收购价不得不保持高位。以山东为例,企业挂牌收购价处于1730—1780元/吨的较高水平,产地收购价的强势带动整个现货市场价格走强。
从短期来看,由产地收购价支撑的现货价格保持强势状态,但市场的主导力度在逐渐下降。一方面,东北玉米加工(深加工、饲料)收购补贴将于4月底到期,企业在享受补贴期间纷纷建立库存,收购补贴结束之后,后续采购力度萎缩,市场囤粮的风险在增加;另一方面,南方企业库存普遍可以维持到5月,库存高的企业甚至可以维持到6月,当前现货高价已经导致华南、两湖等地的饲料企业驻足观望,市场成交下滑,强势价格难以顺利向下传导。
政策粮源拍卖“试水”
按照中储粮的拍卖时间安排,从新粮上市到4月底,临储库存停止拍卖,新粮上市进度以及供需之间的博弈是决定价格走向的关键因素。5月开始至新粮上市前,临储拍卖将主动供应市场,拍卖成交价、拍卖强度以及成交出库数量,将主导价格趋势。从时间点上可以看出,4—5月是市场主导因素变化的时间窗口,即将登场的临储拍卖正逐渐成为焦点。
4月7日和4月14日,中储粮在湖南地区开展玉米竞价销售专场拍卖,从拍卖范畴来看,本次拍卖的粮源并不是中储粮的临储粮源,而是湖南地区的省储粮源,但4月提前出现的政策粮源拍卖“试水”,将市场心态从现货偏强走势转化到了即将到来的临储拍卖。按照市场传言的拍卖底价,2013年产玉米拍卖底价如下:黑龙江地区为1250元/吨,吉林为1300元/吨,辽宁为1350元/吨,均较当前现货收购价低130元/吨以上,这对市场心态构成利空打压。
进口成定价标尺之一
2015年,玉米内外价差悬殊,导致我国玉米进口替代谷物(进口高粱、进口大麦、进口DDGS以及进口玉米)总量曾达到3298万吨。2016年,随着内外价差缩小,我国玉米进口替代谷物总量下降到1788万吨,但全年进口高粱和进口大麦量纷纷超过500万吨,进口玉米量超过300万吨。进口替代谷物总量仍然偏高,不利于我国玉米去库存进程。因此,不管是新粮上市阶段,还是临储库存拍卖阶段,进口因素都将是国产玉米的定价标尺之一。
从绝对价格来看,今年以来,无论是进口玉米实际到港完税价,还是远期船期进口完税价,南方港口的进口玉米完税价一直处于1700元/吨以下。从抑制进口角度来看,南方港口国产玉米成交价难以长期保持在1700元/吨以上。因此,当前现货价格面临回落的风险。
综上所述,玉米市场的关注焦点已经从短期的现货价格走势偏强转向后续的拍卖行情,结合进口替代谷物的顶部压力,市场价格更容易出现回落,投资者应注意防范交易风险。